close

 

退化性關節炎.jpg

§ 何謂退化性關節炎:

又稱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關節在長期受力之下,導致關節的軟骨退化磨損,造成關節腔變窄變形、失去彈性,及骨骼關節上的骨刺增生,進而產生關節僵硬、疼痛,影響正常行走及活動功能。

 

§ 病因:

原發性關節炎

1. 老化:年老者軟骨內的結構性蛋白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分解酵素增加而流失。

2. 肥胖:負重過度使關節機械性壓力增加,加速關節的磨擦及損耗。

次發性關節炎

1. 受傷:關節面骨折、韌帶損傷等所導致。

2. 疾病:遺傳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代謝性疾病或骨頭缺血性壞死。

 

§ 症狀:

1. 關節會疼痛、腫脹,甚至僵硬、變形

2. 上下樓梯困難、久坐起立時難以施力、蹲下後難以爬起、無法走遠路。

3. 氣溫變化時,關節疼痛不適感會加劇。

4. 關節活動時會發出「喀喀」的摩擦聲響

 

§ 預防及保養:

1. 注意關節保護及保暖

2. 減少蹲下及爬高的動作,減少上下樓梯。

3. 適度運動,可增加關節滑膜液的進出,並加強關節周圍肌肉、肌腱及韌帶結構,幫助身體支持重量,又以伸展運動(瑜珈或太極拳等)、游泳及走路為佳,不宜進行高衝擊力的激烈運動。

4. 減輕負重,如過胖者應減重,及減少搬重物,使關節負荷降低。

 

§ 治療:

物理治療(復健):

1. 電療、水療、針灸局部熱敷(急性期或關節紅腫時)或冰敷(慢性期),有助於緩解疼痛。

2. 復健師教導適當的肌肉伸展運動有氧運動,以維持關節柔軟度,並訓練肌肉的協調控制,降低對關節的不當壓力。

藥物治療:

1. 根據醫囑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葡萄糖胺或軟骨素。

2. 根據醫囑於關節內注射藥物,如類固醇(但長期使用對軟骨咬傷害)或玻尿酸。

手術治療:

依照醫囑進行關節鏡手術、人工關節置換。

 

§ 參考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台南醫院中醫科 退化性關節炎衛教 2014.02.18版

衛生福利部 澎湖醫院 骨科退化性關節炎衛教 2010.08.13 版

社團法人 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退化性關節炎衛教 2008.03.18 版

藥學雜誌 第106冊 第27卷第一期 骨關節炎疾病的認識與治療 2011.03.31 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瑞士藥廠 的頭像
    瑞士藥廠

    瑞士藥廠swisspharm的部落格

    瑞士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