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靜脈曲張:

靜脈主要負責將血液輸送回心臟,靜脈內具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而順利將其送回心臟。下肢靜脈曲張即是下肢表淺靜脈的瓣膜功能障礙或閉鎖不全而導致血液積淤在下肢,造成靜脈壓力上升、血管徑擴張變大及變形扭曲,進而產生不適症狀,其中,女性比男性易好發,發生比率為4:1。靜脈曲張也可能出現於女性陰部、男性精索(精索靜脈曲張)、直腸(痔瘡)及食道(食道靜脈瘤),但因為地心引力的影響,最常見的還是腿部及足部的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01.jpg

§ 分類:

原發性:靜脈瓣膜功能異常,引起血液逆流、靜脈壓力增大而產生併發症。危險因子有便秘、肥胖、老化、久站久坐、懷孕及靜脈疾病家族史患者等。

次發性:多由外傷、深部靜脈阻塞及先天性動靜脈畸形所造成。

 

§ 症狀:

· 靜脈突起病彎曲變形,冒出蜘蛛網狀蚯蚓狀的血管。

· 皮膚色素沉積

· 抽筋。

· 腿部腫脹、水腫、痠痛、緊繃及發癢

· 皮膚炎。

· 血栓靜脈炎。

· 靜脈潰瘍。

 

§ 好發族群:

· 工作經常久站久坐者,如空服員、廚師、教師、醫護人員、櫃姐、長期負重者(搬運工)等。

· 肥胖

· 懷孕婦女。

· 年長者

· 吸菸者

· 長期咳嗽。

· 經常性便秘

· 攝護腺肥大。

 

§ 病症分期:依其嚴重程度分為六等級

第一期:蜘蛛絲狀微細血管擴張靜脈曲張。

第二期:蚯蚓狀突起靜脈曲張。

第三期:靜脈曲張併發下肢及足部水腫。

第四期:皮膚色素沉澱且可能硬化發炎。

第五期:皮膚病變,皮脂硬化,癒合性潰瘍。

第六期:皮膚病變,皮脂硬化及皮膚潰爛,未癒合性潰瘍。

  圖、靜脈曲張分期 (圖片來源:天晟醫院衛教資料)

 

§ 預防:

· 避免久坐、久站及翹腳,於空檔時間進行腳部抬舉及墊腳尖動作

· 均衡飲食(避免重口味增加血管負擔),保持理想體重

· 適度運動

· 抬腿

· 穿彈性襪

· 戒菸酒

 

§ 治療:

1. 穿醫療用彈性襪,建議穿著壓力20~30mmHg、由遠到近端肢體壓力遞減的彈性襪,可依嚴重度調整壓力等級。

2. 藥物治療,根據醫生診斷給予藥物改善症狀。

3. 硬化劑治療。

4. 雷射治療。

5. 手術治療。

 

§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皮膚外科靜脈曲張 衛教資料

馬偕紀念醫院 靜脈曲張 衛教資料

天成醫療體系 天晟醫院 靜脈曲張簡介

台灣家庭醫學會期刊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 下肢靜脈曲張 2007年10月版高雄榮民總醫院護理部護理指導單張 認識下肢靜脈曲張 2017.08 二修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瑞士藥廠 的頭像
    瑞士藥廠

    瑞士藥廠swisspharm的部落格

    瑞士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