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祕定義:
便祕是指糞便滯留在腸內過久,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雖不延長而排便不暢、困難等病症。慢性便祕在成人的定義為:一星期內排便次數少於三次且為硬便或排便有困難且持續達六週以上者稱之。
§ 原因:
1. 攝取的纖維質和水份不足,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甚至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發生便秘。
2. 身體發生嚴重的問題,例如大腸長腫瘤造成狹窄,常造成便秘。所以如果便秘持續,最好就醫檢查。
另外,某些疾病偶爾也會造成便秘,例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甲狀腺疾病、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 化症、脊髓受傷、和中風。
3. 藥物:止痛藥、抑鬱藥物、鎮靜劑、精神治療藥物、血壓藥、利尿劑、鈣片、含鐵劑的補充物、和含鋁的胃藥都能引起或加重便秘。
§ 預防和緩解:
1. 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粗糙五榖類、含纖維質的食物,軟化糞便及增加腸蠕動次數,例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燕麥和乾果。
2. 每天補充2000至2500cc左右的水分,讓糞便維持正常的軟硬度,特別是早晨空腹喝一大杯溫開水,有助排便。
3. 增加日常的活動和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如仰臥起坐或每天走路三十分鐘。
4. 避免脂肪不足,食用適量品質好的植物性油脂,如橄欖油、芝麻油,可幫助潤腸通便。
5. 定時如廁,通常早餐後一小時內是最好的時機,有便意時不要忍住,如廁時間應充足,上廁所時不要過份用力。
6. 每日按摩腹部,讓腸胃得到適度的刺激,以增加腹壁肌肉的收縮力使排便功能恢復正常。
7. 避免精神緊張、壓力過重,精神緊張會抑制排便反射;壓力過重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這些都是加重便秘的因素。
8. 補充益生菌,可以增加腸道好菌,有利維持正常腸道機能、使排便順暢。
9. 瑞士藥廠是您的健康顧問,若有其他需求,請不要客氣,隨時詢問。
§ 治療:
若以上方法無法改善便秘,可依醫囑使用軟便劑或刺激腸壁蠕動的藥物,長期臥床者可用塞劑刺激腸黏膜引發排便。
§ 參考資料來源: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 便祕衛教單 102.02版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 便祕衛教單 104.04 四修
屏東市寶健醫院 便祕衛教單 107 年 06 月 01 日第 7 版